良心百科

首页 常识

白鳍豚白暨豚是同一物种吗(为什么保护不了白鳍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5 10:07:42    

白鱀豚,“鱀”音 jì;在媒体常写作“白鳍豚”或“白暨豚”。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的水系,有 “水中大熊猫”之称。

从20世纪后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侵害,导致数量锐减,在 1988 年被列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是剩余种群仍不断消亡,被认为是第一个由于人为因素而走向灭绝的鲸豚类动物。

据资料显示,自 1980 年起,唯一长期人工饲养的雄性白鱀豚“淇淇”成为相关研究资料的重要来源,2002 年7月14日,“淇淇”死后再无确切的白鱀豚活体记录。

2006 年11月6日-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瑞士白鱀豚保护基金会,联合开展“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中、日、美、加拿大、英、德和瑞士七国的鲸类专家,对宜昌到上海的长江干流进行了为期六周的科考,未发现任何白鱀豚,认定其功能性灭绝。

2018 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鱀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

以上是在百科上查到的一些白鱀豚的简单资料。看到上面的内容,在很多人眼中,也许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白鱀豚如此珍贵,怎么不能像大熊猫一样保护起来呢?要知道白鱀豚甚至可能已经灭绝了。

对于这个问题,表面的原因可能是,你看,大熊猫很可爱啊,几乎所有人都喜欢那种憨态可掬的样子。然而真相可能更加冰冷,这其实是一个经济上的原因。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到这个问题,大熊猫一般只是躲在很偏僻的山区吃竹子,不怎么妨碍人类社会的生产。所以,保护大熊猫可以做到位。

但是白鱀豚就不一样了,它要是想好好生存以及保护,那人类就得让路。就必须提高长江的水质。还有在长江上航行的时候,要谨慎再谨慎,为了保护,可能没法自由畅通航行的。

许多人也许会说,在水族馆或者专业保护区保护不就行啦?可要做到这个也是极其困难的,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下资料,看看白鱀豚“淇淇”的人工饲养和繁育的过程,何等的复杂。最后还是没有在人工状态下成功繁殖!毕竟是淡水鲸豚,也只有长江这样的浩大水域,才能生出这样的精灵。

说白了,要是白鱀豚好好在长江活着,可能会耽误人类世界的GDP。这和现代文明是互相排斥的。所以,它没法得到像大熊猫一样彻底的保护。

看到这里,大熊猫和白鱀豚,一个算是喜剧,一个算是悲剧。这不是因为它们有什么错误或者成功,只是因为它们的生态位不同。白鱀豚的位置正好挡住了,当下发展经济的道路而已。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