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宋真宗赵恒开创了咸平之治,宋史却评价他:一国之君如发狂病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24 15:19:03至道三年(997年)-乾兴元年(1022年),是宋真宗赵恒的统治时期,他早年创造了“咸平之治”,与辽国接下澶渊之盟,结束了两国25年的战争。但很快,他任用佞臣,开展了轰轰烈烈,长达15年的“东封西祀”,将国库挥霍一空,北宋逐渐走向了衰败。
看看他先后任由的三位宰相,就可以看到,宋真宗从优等生到勉强及格的轨迹。
一“咸平之治”:圣相李沆
公元998年-1003年,是北宋宋真宗赵恒,执政的前6年,他勤于政事、知人善任,百姓安居乐业,使宋朝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历史上称之为“咸平之治”。正是在第一任宰相李沆的教导和辅佐下,赵恒取得了优等生的成绩。
980年,李沆33岁时,考中进士甲科。最初,是他的学识和文采,进入宋太宗赵光义视野,最终却是因品行和操守,受到重用被多次破格提拔。
《宋史》评价“李沆为相,正大光明”,他身上汇集了所有优秀臣子的特质:节俭、坦诚、尊上。
李沆节俭到“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颓垣坏壁”。
988年,举行的一次科举省试,李沆是副考官。主考官收受贿赂,被人举报后事发,宋太宗只得重新考试,而李沆却没有任何批评。
他经受住了宋太宗的考验,被任命为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太子赵恒以师礼待之。赵恒即位后,李沆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成功进入新朝决策层。
李沆知道自己的重任,既是老师又是臣子,他希望教化出一位贤明的君主。
皇帝生长在深宫,不知人间疾苦,如只知声色犬马。则于政于国皆不益。倘若听之任之,则宋廷危矣。为了制造危机感,他因此常常把“四方水旱盗贼”这些琐碎小事汇报给皇帝。
在他的危机教育下,真宗每天都过得如履薄冰,连生日都没有心情过。认为天下动荡,是上天因为自己“德薄”的惩罚。
因为是帝师,皇帝的家事有时也征求他的意见,他在原则性问题上拍板定调,不准再提。皇帝想封刘娥当皇后,有天晚上,派使者拿着手诏去见他,他毫不客气把诏书烧了,郑重的对使者说:“但道臣沆以为不可。”
李沆做宰相时,王旦是副宰相。当时正与辽国打仗,政务繁忙,王旦抱怨说,什么时候太平了,我们就悠闲了。李沆说,现在的辛苦和麻烦,能让我们保持警戒。如果朝廷安宁了,没有打仗也未必没有其他坏事发生。
果然,澶渊之盟后,边境忧患停止,赵恒认为没什么事再让自己担心了,产生骄奢放纵的想法,泰山封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李沆已经去世,王旦看到丁谓等小人得势,自己却毫无办法,不由赞叹:还是李沆看得准,真是圣相。
李沆可以公开和皇帝反驳,却不喜欢搬弄是非,被人称作“无口匏”,就是无口的葫芦。《宋史·李沆传》称赞他“光明正大”,可以说是恰如其分的。
宋真宗对这位自己的这位老师,很敬畏。《宋史·真宗传》记载:“见宾客李至、李沆,必先拜,迎送降阶及门”。
1004年,李沆突发疾病死亡,真宗闻讯悲痛万分,破例为李沆辍朝五日。
二“澶渊之盟”第一功臣:寇准
寇准曾两度为相,最终却客死他乡。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屈等的合同”。使北宋得到120年的安宁。
而寇准则是澶渊之盟的第一功臣!
1004年,辽国发兵20万,大举攻宋,兵锋直指澶州,向国都开赴逼近。宋真宗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许多大臣主张迁都,宋真宗向寇准问计。寇准主张坚决抗金,并指责迁都是亡国之论,凡是提这个建议的人,应该砍头。他极力主张皇帝亲征。“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宋真宗听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果然宋兵士气大振,辽国出师不利,被迫与北宋议和。
寇准威胁去谈判的曹利,如果超过30万,就砍你的脑袋。结果,曹利用只用了20万就达成了协议。
此后,寇准威望极高。宋真宗对他也很尊重,他自己也很自负,却因此得罪了小人,很快就倒了霉运。
王钦若是主张迁都的人之一,被寇准骂:是投降派,该砍头。再说,寇准受到皇帝重用,就没他什么事了,因此他决定诋毁寇准,重新获得皇帝的信任。
王钦若看到皇帝恭敬的把寇准送走,就说: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寇准这是拿皇帝当作棋子,孤注一掷的冒险,如果输了皇帝就有性命之忧。
这话说到了,好面子的宋真宗的痛处,对寇准产生了怨气,将其削去宰相之职,贬到地方去做官,一去就是13年。
宋真宗借机对朝臣大换血,任用了一批以丁谓为首的投机逢迎的官僚,营造出很让他受用的唯我独尊的氛围。
从此,宋真宗赵恒开启了自己的转型期。
而寇准13年后,在王旦的推荐下回到开封,和丁谓成了对手。
丁谓一派通过扶持皇后刘娥,打击支持太子的寇准。寇准被刘娥贬到雷州,而宋真宗竟然毫不知情。
一年后,寇准死在雷州任上,本想落叶归根,但因为无钱最终“客死他乡”。
三“东封西祀”的佞臣:丁谓
寇准离朝之后,真宗按照自己的意愿,任命了一批投机政客,迎合自己。没有了压力,并掌握了帝位权术,宋真宗开始注重自己的身心满足。
此时受到皇帝重用的,丁谓和他的老丈人王钦若,是宋真宗朝著名的“五鬼”之二。
王钦若为了打击寇准,讨好宋真宗,策划了一幕天书闹剧,而丁谓的怂恿和鼎力支持,让“东封西祀”的前后持续了十五年之久,演绎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荒诞闹剧。
丁谓,不但文章写得好,还能言善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堪称全才。文坛泰斗王禹偁看了丁谓的文章后,向别人推荐他,称其为“今之巨儒”。
之后,他参加科举殿试荣登二甲之首,从此进入仕途。
在四川任职期间,遇到兵变,他不用一兵一卒,通过谈判就解决了。他还用自由贸易,解决了边境驻军粮食不足的问题。他在四川5年,边境安宁,称得上劳苦功高。
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看到他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任命他为知制诰。
1004年,辽宋两国交战,宋真宗御驾亲征,丁谓被派往郓州驻守。
他看到黄河边,因为艄公们漫天要价,没钱坐船的百姓大量滞留在黄河岸边。丁谓将死囚假扮的艄公,斩首于黄河岸边,震慑了胡乱涨价艄公们。
很快,黄河北岸的百姓全部安全撤离。
危机过后,朝廷对功臣进行嘉奖,丁谓被任命为权三司使事,是中央最高财政长官。
他的这一官职,基本上贯穿了“澶渊之盟”后真宗朝的绝大部分时期。
从1008年开始,宋真宗开始了劳民伤财的“天书运动”的序幕。
“东封西祀”这种耗费巨资的活动,宋真宗要先征求丁谓的意见,他的回答,每次都让皇帝满意。。
丁谓不遗余力筹措经费,鼓动皇帝大兴土木,几乎参与了所有封建迷信相关的工程。
丁谓的行为令士大夫不齿,却让真宗越来越器重他。
这些工程花费银两数以亿计,玉清昭应宫的奢华,甚至超过了秦始皇的阿房宫。前两代皇帝积攒的财富,被挥霍一空,一个富裕的大宋被掏空。
不过,丁谓也没有好下场。在宋仁宗即位之初,他欺负孤儿寡母,大肆揽权,得罪了太后刘娥。被擅长权术的刘娥,借皇陵地基出水事件,将丁谓贬到崖州任职。
丁谓结束了7年宰相生涯,被贬官15年后,在光州去世。
爱看布克说:
宋真宗赵恒,在位长达二十六年,曾自诩为明君。不过观其一生,发现他的皇帝生涯,属于高开低走,划出了一道抛物线。
咸平年间998-1003,真宗在位初期,也能兢兢业业,在帝师李沆的教导下,认真履新皇帝的职责。这一时期的皇帝可以打个满分,宰相李沆可以称为“圣相”。虽然,他没有什么突出的业绩,但是他限制了皇权,为文官争取了应有的权利和地位,是定海神针样的人物。
1004年,辽国侵宋,新任宰相寇准的力争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取得胜利后,与辽国签下了“澶渊之盟”后,宋朝获得了安宁的局面,宋真宗骄傲自满,进入了转型期,将劳苦功高,但性格过于刚直的寇准贬斥,任用了一批靠逢迎自己获得政治地位的佞臣,开始走下坡路。
丁谓正是在这时,受到重用,宋真宗在一帮佞臣的怂恿下,开展了15年的迷信活动,不但劳民伤财,将一个富裕的宋朝的家底掏空。还导致官场投机之风盛行,严重损害了朝政的政治风气。
《宋史》总结宋真宗:“真宗英晤之主”“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
相关文章:
- 红酒用什么开 01-23
- 挂结婚照有什么讲究 01-23
- 爱德华护眼灯为什么贵 01-23
- 带小叶紫檀手链有什么好处 01-23
- 卧室飘窗用什么材料好 01-23
- 铁树开花前什么样子 01-23
- 开通电需要带什么 01-23
- 828代表什么含义 01-23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