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百科

首页 常识

《论语·子罕》二十九: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至高哲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24 11:19:49    

孔子认为,有困惑说明无智,有忧愁说明缺仁,有恐惧说明不勇,这些话确有一定的道理,可对于普通人来讲,真得好好思考,认真领悟,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加以选择。

  • 原文整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憨聊译注

孔子说:“智慧的人不困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 憨聊俗解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既然是达德,就是人生目标,就很难达到,似乎只有孔子达到了这个境界。那普通人又该如何践行呢?

——“知者不惑”

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不会迷惑、困惑。

普通人是迷者、惑者,因为都有患得患失的妄念,这样就难免自己纠结迷惑。掂量事物的主次轻重缓急,做出智慧的选择,就能减少困惑。放下私利和得失,当然更好,可是毕竟很难做到。

佛家有言:放下执念,就有罗汉智慧;放下分别,就有菩萨智慧:放下起心动念,就接近佛的境界。

我认为,尽管是你俗人,也应努力成为智者,尽量减少无谓的困惑。

——“仁者不忧”

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

仁者心念众生,有公心,做公益,名利都归属自然,不会忧虑自己的前程,不会忧虑自己的能力,不会忧虑有无成绩,那确实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可古往今来,成为仁者的人就没有出现过,那我们俗人又当如何呢?一是有大格局、远志向、公德心,少些急功近利;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就能减少绞尽脑汁执着算计的忧愁。

做不了仁者,也永远不失去公德、不忘记良知,这样就走在去往仁的路上。

——“勇者不惧”

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

“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但管耕耘,不问收获”,这对于俗人来讲,就是唱高调,我们做不到。勇于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勇于战胜艰难险阻,还应该是有志者的追求。为了人间正道,帮一帮别人的勇气和行动,还是应该有的。

不要求像孔子一样,身处乱世,积极推行克己复礼的仁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做大勇者,但该出手时要出手,绝不做懦夫。

圣贤思想,虽然确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他们主张用智、仁、勇造福自己与世界的情怀,还是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 浅悟零存

心存仁心,开拓智慧,适当尚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