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六玄琴是什么乐器的别称(六弦琴"扎念" 巧手制妙音)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9:06:46扎年琴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扎年琴声带着纯正的西藏味道,成为西藏音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扎年”在藏语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据史料记载,最早起源于阿里地区,后慢慢流传至整个西藏,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扎年属于多弦弹拨乐器,有八弦琴、十六弦琴、二十弦琴、六弦琴等种类,因为流行最广最普遍的是六弦,因此人们也把扎年称为“六弦琴”。

扎年琴身大多使用桑木、红木、核桃木、檀香木制作,其中红木的最好。

传统的扎年,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马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扎年的共鸣箱称为"增"意为"池"由整木掏空而成。"增"分为"增欠"和"增琼"两部分,即大共鸣箱和小共鸣箱。

扎年的琴头称为"达果"或者"主果",意为"马头"或"龙头",琴头呈半圆形向后弯曲,中间开有不通透的弦槽并装有六个弦轴,叫做"居铺"意为"螺丝"。具有系弦和调音的作用。

共鸣箱的背面有若干条被称为"巴络",意为"发髻"或"发辫"的并列凸条,一般为七条。这种雕纹象征着妇女的发辫。

与琴杆连接,为木板腔体的共鸣箱称之为“小共鸣箱”。呈三角形或者椭圆形。

中间那块白色的木块称为“嘎”,意为“鞍”的木制琴马。是连接琴弦和皮膜,将琴弦的振动传导至皮膜,从而因皮膜的振动引起共鸣箱内空气的振动发声。

在共鸣箱底端的细弦装置上还用细线缠悬有一片叫做“森滴”的小拨片,多用硬木、牛角或者骨头制成。

扎年的六根弦线称为"举"可选用多种质料,包括羊肠、牛筋、丝线或金属弦等。
⬇

共鸣箱的正面则要蒙上羊皮、山羊皮或者蟒蛇皮,面宽14厘米-16厘米。其蟒蛇皮是最好的,叫“卓巴”。价格相对也是最贵的。
⬇

以前主要是用“热巴”(山羊皮)或者“鲁巴”(羊皮),现在比较多的是使用“卓巴”(蟒蛇皮),因为“热巴”和“鲁巴”受潮后很容易变形。扎年受潮后就奏不出乐声,所以最好制作扎年的原料还是“卓巴”。

栓套扎年的绳线叫做“添踏”,意为“挎带”。以便载歌载舞时把乐器斜挂在身前演奏。

掏空的共鸣箱起到支撑作用并使之更加坚固,另外还能让演奏时琴体避免滑动。

共鸣箱背面的“巴络”(一种花纹)由手工雕刻。

刚做好等着上色得几把扎年琴。

↗
师傅开始给做好的扎年上色。

↖
兑了水的自调燃料,颜色需跟原始木料的颜色相一致,浓度较低。

上色时,要使用天然软刷对上色的部分进行均匀的涂抹。

将上色的燃料晒干之后,打磨再砂光的程序是非常重要的,能使扎年琴表面光滑亮丽。
根据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扎年及其音乐的风格、特色,将其分为阿里、拉萨、安多、日喀则等几种。

这种是日喀则风格的扎年,六弦分布为“中、细、粗”,高音在中间,其外部特征是花纹比较鲜艳,广受日喀则一代的艺人喜爱。

阿里风格扎年琴称为”丁噶热巴“。分布为“中、粗、细”,高音在外侧,故弹法区别特别大。高音弦在外侧,弹法多为三连音,在果谐中伴奏。

林芝工布的扎年尺寸比较小,全长大约80厘米,叫“丁格玛”。林芝的弹法多为四连音,节奏分明。(这把扎年琴还未上色)

全手工制作一把扎年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做最好的需8至9天。根据其木料材质,价格还有较大的变动。

扎年是藏民族独具特色而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弹拨乐器,以琴声悦耳独特、音色浑厚响亮见长,广受藏族人民的喜爱,它也成为了世界乐器文化瑰宝中的一颗明珠。
相关文章:
- 富尔顿壁挂炉全国售后维修号码-全国各区网点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04-21
- 美的空调全国统一服务号码-全国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04-20
- 金典保险柜全国统一售后24小时受理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04-20
- TEMPSTAR空调全国维修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04-20
- 火星一号集成灶全国各市售后服务点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 04-20
- 诗尔顿热水器各24小时售后全国客服受理中心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04-20
- ZKAT指纹锁服务号码-故障报修热线号码实时反馈-今-日-资-讯 04-20
- 墨尔多壁挂炉400服务号码全国售后的热线实时反馈全+境+到+达 04-20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