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给付障碍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1:02:59给付障碍是指在债务关系中,债务人未能按照债的本质履行其法律义务的情形。这些障碍使得债的关系偏离了原先的计划,并可能导致债的标的发生变更,例如从履行转变为损害赔偿。给付障碍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债务不履行
拒绝履行:债务人在债务到期后拒绝履行其义务。
履行迟延:债务人在债务到期后未能及时履行其义务。
履行不能:因各种原因,债务人无法履行其义务,包括客观不能和主观不能、自始不能和嗣后不能、全部不能和部分不能等。
债权人受领迟延
债权人未能及时接受债务人提供的履行,导致债务履行的延迟。
交易基础变更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交易的基础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原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给付拒绝
债务人在债务到期前拒绝履行其义务。
不完全履行
债务人虽然履行了部分义务,但履行的内容不符合合同约定,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
这些给付障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合同违约责任的认定和合同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方面。了解这些障碍有助于在具体案件中准确判定违约责任,并为司法裁决提供依据。
建议在处理涉及给付障碍的案件时,应仔细分析各种给付障碍的具体情形,以便正确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确保法律后果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
相关文章:
- “梦境追踪”——世界睡眠日探访睡眠门诊 03-21
- 比赛改期!苏翊鸣冲击世锦赛首冠 03-21
- 高楼顶为什么有灯 01-23
- 共同还款人占多少份额 01-20
- 苏宁欠了多少债 01-19
- 合伙企业有多少类型 01-19
- 台湾欠了多少外债 01-19
- 破产后程序要走多久 01-18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