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龙江最美社会工作者”高珊:深漂社工“北雁回归”,用爱温暖特殊家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1:55:00办公室里,38岁的高珊正在白板前和同事们一起商讨着接下来的工作。每周,她们都会根据所服务的社区或项目进行讨论、策划。高珊是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2017年,她放弃深圳的工作,回到家乡哈尔滨。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社会工作一线,从哈尔滨到漠河,从城市社区到农村社区,在省内多个地市负责、执行20余个服务项目,帮助500多个家庭。近日,高珊当选首届“龙江最美社会工作者”,记者来到她的办公室,听她讲述多年的社工工作。


在电视剧里 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小的时候看港剧,就被里面的社工吸引了。”高珊说:“电视里,社工会帮助老人,帮助那些迷茫的学生,当时我就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2006年,高珊报考时发现了社工专业,于是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儿时的梦想。
“社工专业在当时是一个新兴专业,我们班很多人都是调剂过来的。”高珊说:“我是黑龙江工程学院社工专业的第三届学生。刚上学的时候,我们专业还有新生导向,白天军训,晚上就以小组的形式做游戏、分享心情什么的,当时只有我们专业有这些。”因此,高珊才得以快速地融入到大学这个集体,也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社工这个专业带来的温暖。
在学校里,高珊学习了心理学、团体协作、个案工作等专业知识,同时,学校十分注重实践,从大一开始,她就和同学们一起寻找实习地点。也是在实习过程中,她们意识到,当时哈尔滨的社工行业发展并不成熟。于是毕业后,她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深圳从事社工工作。

在实践中 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
2010年,高珊大学毕业,怀揣着对社工专业的憧憬来到了深圳,她在那里负责照顾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老人们。“那段日子我学到的可多了。”高珊告诉记者,每天早上8点,她们组织老人做早操,可以自理的老人在大厅集合,而她们则负责去推坐轮椅的老人。“推轮椅可是一个技术活,有的老人住在楼上,怎么转弯,怎么经过缓坡,这些都要一点点学。那时候,除了每天带老人们做活动,每月还要带他们去超市、逛街……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有很多都需要注意:比如老人走丢了怎么办?你多关注他少关注了我,闹情绪怎么办?还有的老人为了引起你的注意,会做一些破格的举动,你要怎么安抚才能让老人满意?这些都要考虑到,也要做到!”
“深圳的所有景点,都是和叔叔阿姨一起走过的!”然而,当时年轻的高珊,却还无法看淡生死,看着身边的老人离去,她心里十分难过。于是,思考良久后,她转到了社区工作。
在社区,她面对各种各样的群体,也让她的工作经验更加丰富。直到2016年,高珊的大学老师向她抛来了橄榄枝,让一直想念家乡的她毫不犹豫地放弃工作,在2017年回到哈尔滨,成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北雁回归”计划专业人才。

不仅帮助残障儿童 还要帮助家长
回家后,高珊接到的第一个工作就是黑龙江省长江新里程计划“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项目《残障儿童及家庭社区支持计划》。“这个项目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2017年和2018年,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在陪着这群孩子。”
“虽然我叫他们孩子,但他们有些年纪和我一样大,有些甚至比我大。但他们的心理年龄却停留在小时候,所以我们都叫他们孩子。做这个项目之初,我们就计划好,不仅要帮助这些孩子,还要帮他们的家长。”高珊表示,多年的社工经验,让她深知这些家长的辛苦与辛酸,“我记得有一次去植物园,有个家长走丢了,我就明白了,因为平日里家长只照顾孩子根本顾不上自己。”
讲到这里,高珊突然激动起来,原来前几天她和同事上街时,正好碰到了当年帮助过的小月(化名)和妈妈。“当时有个人突然攥住我的手,喊‘高珊’,我一看,这不小月嘛!没想到远远看见我,她就能认出来。”高珊高兴地说,以前小月的妈妈总是哭,不敢领小月出门,“她妈妈那时候甚至不愿意去上班,怕有人问孩子。”后来,高珊找来心理老师,教家长怎么和孩子相处,还会给家长设计一些放松课程,比如做手工,给孩子做回忆相册等。“这些家长跟着我们的项目熟识起来,互相形成了支持,渐渐地大家都在变好。如今,项目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群,也会在群里交流。现在看着小月妈妈能坦然地领着她出门逛街,看见我们还这么亲切,我心里非常感慨。”高珊哽咽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陪伴高龄老人走出失子阴影
结束第一个项目后,高珊忙碌起来。2018年,她来到哈市平房区平盛街道高潮村,开始帮村里的老人互助养老。
今年90岁的村民穆阿姨十分支持高珊的工作,即使现在不在高潮村生活,举办活动的时候,她也会让儿媳领着她做两趟公交车回来参加。
2021年,穆阿姨失明的小儿子去世了,本就独居的她沉浸在悲伤中,更加不愿意出门。高珊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穆阿姨的情况,便经常和社工们一起去穆阿姨家探望她、陪伴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我们都能理解,阿姨的二儿子多次要接她同住,她都不同意。那时候她有些自暴自弃,陪她聊天的时候,她也总说自己老了,怕别人嫌弃她。”
从那以后,高珊和社工便经常去陪伴穆阿姨,和她讲外面的新鲜事,也总邀请她一起去做活动。在数十次的邀请后,穆阿姨终于同意了,“她去之前,我们就和其他老人‘串通’好了,多给穆阿姨鼓励,大家真的都很热情,第一次活动就让穆阿姨敞开了心扉。从那以后,她经常参加活动,人也越来越开朗了,渐渐走出失去儿子的阴影,也跟着二儿子一起去他们家生活了。”
“我们都很感谢高珊老师们的付出,就是有他们的开导和陪伴,我婆婆才能走出来。即使到我家了,她还是会让我陪她回去参加活动,特别积极,人开心起来,身体也特别好,你看她今年90了,还能自己浇园子呢,啥都不用我们操心!”穆阿姨的儿媳赵金芝说。
从业15年来,高珊面对形形色色的帮扶人群,她感受着他们的心情,理解他们的苦衷,心疼他们的遭遇,她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形成一张无形的大手,托举他们走出泥潭。“我热爱我的工作,每当我看到受助者的转变和进步,我都能感同身受到那份开心。未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社工这个大家庭,帮助更多的人。”
龙头新闻·生活报记者:刘维娜 李丹;摄影:刘维娜
相关文章:
- 胜北街道北二环西社区开展“‘充电’添新能 失能不失温”照护能力提升讲座 04-08
- “龙江最美社会工作者”高珊:深漂社工“北雁回归”,用爱温暖特殊家庭 04-07
- 宝丰县:爱心暖夕阳 矫正塑新生 04-07
- 华亭:以“耕”为笔绘丰年 以“护”为基筑粮安 04-07
- 老年人点赞“灵眸行动” 科技为家门安全“上锁” 04-06
- 请过病假还能正常休年休假吗?享受寒暑假还有年休假吗? 04-04
- 血染青山铸警魂——追忆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公安局民警史礼海 04-04
- 家国永念|他们最大的心愿 04-04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