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3月新增居民存款突破3万亿元,政府债券占新增社融比重达40% | 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周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4:32:00摘要
在2025年4月7日至11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2.03,指数较前一周下降0.31。从指数的分项来看,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从货币指标来看,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下降,尤其是非银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从债券指标来看,避险资金回流债市,利率债与信用债价格同步走高。从股市指标来看,美国关税政策重创全球股市。
近期,央行公布3月金融数据,我们的主要解读如下:
1)3月新增社融5.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85%,数据较为亮眼。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2亿元,新增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3705亿元,新增企业直接融资(债券、股票)-493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4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是拉动社融增长的主要动力,两者总和占新增社融的比重高达90%以上。
2)值得注意是的,政府债券融资正愈发成为新增社融的中坚力量。3月,新增政府债券的同比增速高达221.36%。截至今年3月,政府债券占新增社融的比重已高达40%,而在2018至2024年期间,政府债券占新增社融的平均比重仅为23%。
3)新增人民币贷款依然处于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上升趋势中。如果我们看新增人民币贷款滚动3个月的增速,可以发现该增速在去年11月见底并逐渐回升。去年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滚动增速为-35.5%,而今年3月该增速已回升至3.4%。
4)新增企业贷款表现稳健。在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新增居民贷款为9853亿元,新增企业贷款为2.84万亿元。如果以滚动3个月的增速来看,居民贷款的移动增速为-21.8%,企业贷款的移动增速为11.45%。值得注意的是,票据融资占人民币贷款的3个月移动平均贡献为-5.6%,这是该数值自2024年4月以来首次回落至负值区间,这表明银行信贷“票据冲量”的现象减少,信贷增长表现稳健。
5)3月新增居民存款突破3万亿元。2020年以来,居民部门的风险偏好走弱,消费和投资行为趋向保守,带动居民储蓄不断上升。在疫情前的2015-2019年,3月新增居民存款的均值仅为6637亿元,而在2020年后,每年3月的新增居民存款均超过1万亿元,今年3月新增居民存款超过3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6)3月M1同比增速为1.6%,M2同比增速为7%,两者之间的剪刀差为-5.4%。自去年9月以来,M1和M2的剪刀差由最低值-10.1%持续收窄。
正文
一、中国金融条件指数概况
在2025年4月7日至11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2.03,与前一周相比,指数均值下降0.31。年内,指数下降0.27。
从指数的分项来看,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从货币指标来看,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下降,尤其是非银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从债券指标来看,避险资金回流债市,利率债与信用债价格同步走高。从股市指标来看,美国关税重创全球股市。


二、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成交量与利率
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前一周明显放松。从成交量来看,上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值为6.7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6285.11亿元。
从资金价格来看,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尤其是非银金融机构的融资利率下降更为明显。在隔夜回购利率中,上周R001与DR001利率的均值分别为1.74%和1.7%,分别较前一周下降30.34BP和5.1BP。从7天回购利率来看,上周R007与DR007利率均值分别为1.79%和1.73%,分别较前一周下降19.5BP和16.34BP。今年以来,R007与DR007利率始终位于政策利率上方,是导致一季度流动性整体偏紧的重要原因。4月以来,市场流动性偏紧的问题逐渐改善,R007与DR007利率逐步向政策利率靠近,带动市场资金面放松。
4月以来,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较3月下旬明显下降。在4月7日至11日的当周,R007与DR007之间的平均差值仅为5.58BP。通常而言,当R007与DR007差值在10BP以下时,我们认为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不显著。

2.央行货币政策
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随着市场利率下行,央行连续第三周净回笼市场多余流动性。上周,央行共投放7天逆回购4742亿元,共有7634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净回笼资金2892亿元。
近期,央行公布3月金融数据,我们的主要解读如下:
1)3月新增社融5.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85%,数据较为亮眼。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2亿元,新增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承兑汇票)3705亿元,新增企业直接融资(债券、股票)-493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4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是拉动社融增长的主要动力,两者总和占新增社融的比重高达90%以上。
2)值得注意是的,政府债券融资正愈发成为新增社融的中坚力量。3月,新增政府债券的同比增速高达221.36%。截至今年3月,政府债券占新增社融的比重已高达40%,而在2018至2024年期间,政府债券占新增社融的平均比重仅为23%。
3)新增人民币贷款依然处于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上升趋势中。如果我们看新增人民币贷款滚动3个月的增速,可以发现该增速在去年11月见底并逐渐回升。去年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滚动增速为-35.5%,而今年3月该增速已回升至3.4%。
4)新增企业贷款表现稳健。在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新增居民贷款为9853亿元,新增企业贷款为2.84万亿元。如果以滚动3个月的增速来看,居民贷款的移动增速为-21.8%,企业贷款的移动增速为11.45%。值得注意的是,票据融资占人民币贷款的3个月移动平均贡献为-5.6%,这是该数值自2024年4月以来首次回落至负值区间,这表明银行信贷的“票据冲量”的现象减少,信贷增长表现稳健。
5)3月新增居民存款突破3万亿元。2020年以来,居民部门的风险偏好走弱,消费和投资行为趋向保守,带动居民储蓄不断上升。在疫情前的2015-2019年,3月新增居民存款的均值仅为6637亿元,而在2020年后,每年3月的新增居民存款均超过1万亿元,今年3月新增居民存款超过3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6)3月M1同比增速为1.6%,M2同比增速为7%,两者之间的剪刀差为-5.4%。自去年9月以来,M1和M2的剪刀差由最低值-10.1%持续收窄。

三、债券市场
1.债券市场发行
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债券市场发行额较前一周上升,净融资额较前一周下降。其中,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1.53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6469.31亿元;债券市场净融资额为-1777.94亿元,较前一周下降5198.74亿元。
从融资结构来看,上周政府部门债券发行节奏放缓是导致债券净融资下滑的主要因素。从政府部门来看,上周国债净偿还2194.7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561.82亿元,整个政府部门债券净融资-1817.13亿元。从金融部门来看,上周同业存单净融资906.7亿元,政策银行债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分别净偿还700亿元和33亿元,整个金融部门债券净融资仅426.7亿元。从非金融企业部门来看,上周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分别净偿还29.38亿元、115.19亿元、188.16亿元、183.7亿元和53.33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净融资182.25亿元,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净融资-387.51亿元。
从增速来看,今年多项债券余额同比增速超过往年同期。截至4月11日,政府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20%,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5.4个百分点;金融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5.3%,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4.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5.1%,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2.7个百分点。

2.债券收益率走势
1)利率债
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跌,长端国债收益率的下降幅度较短端更为显著,导致整个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加平坦。从短端来看,受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边际放松影响,1月期、3月期、6月期以及1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5.55BP、6.14BP、8.13BP和9.38BP。从长端国债收益率来看,由于受到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资金重新回流债券市场,上周2年期、5年期、10年期以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12.11BP、12.05BP、13.31BP和13.03BP。
从国债利差来看,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国债期限利差较前一周下降3.93BP至21.66BP。自4月以来,国债期限利差呈现收窄趋势。从年内来看,当前国债期限利差依然较去年底大幅下降,年内降幅为33.19BP。

2)信用债
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均下降。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下降10.27BP、10.72BP和10.51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下降9.92BP、11.54BP和10.3BP。
自去年10月至今,信用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呈现区间震荡走势。上周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上升1.4BP、0.81BP和1.34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上升1.7BP、0.12BP和1.71BP。

四、股票市场
1.一级市场
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A股融资总额为115.09亿元,较前一周上升40.55亿元。年内,A股累计融资1737.48亿元,高于2024年同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融资主要集中于增发和可转债,IPO融资额年内累计为222.67亿元,占总融资的比重为12.82%。

2.二级市场
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A股主要股指普遍下跌,其中上证综指下跌2.8%,中小板指下跌4%,创业板指下跌6.1%。
上周,A股成交量回升而市盈率下降。在4月7日至11日当周,A股日均成交量为1.58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了41%。A股市盈率为16.5,较前一周下降了9.4%。
4月7日,亚太和欧洲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上证综指、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当日分别下跌7.3%、8.1%和12.5%;此外,巴黎CAC40指数下跌4.78%,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4.13%,东京日经225指数下跌7.83%,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3.22%。
在“黑色星期一”后,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明显下滑,具体表现为A股融资余额的快速下降。截至4月11日,A股融资余额为1.79万亿元,较月初的1.9万亿元下降约1045亿元。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刘昕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相关文章:
- 平安银行2025年一季报:主动调整优化结构 业务经营保持稳健 04-19
- 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普陀这个社区楼道焕新颜 04-19
- 受地产行业调整拖累?蒙娜丽莎去年净利润下降超5成,计提减值1.47亿 04-18
- 3月新增居民存款突破3万亿元,政府债券占新增社融比重达40% | 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周报 04-18
- 回购!增持!多家上市公司官宣,业内:A股市场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04-18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下周启动发行 04-18
- 深读 | “空海联动”激活“蓝色引擎”,2025珠海海洋展24日开幕 04-18
- 行动进行时:乌鲁木齐老小区焕发新活力 04-18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