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相声、小品、武汉话……“汉语桥”故事会,老外都在说中国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01:00
湖北日报讯(记者田佩雯、通讯员胡经轩)3月30日,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华中预赛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名选手报名参加。

作为“汉语桥”故事会线下预赛的首站,本次华中预赛精彩纷呈,亮点频现。选手们用相声、小品、脱口秀、方言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讲故事,展现了他们的语言水平和表演创意。
来自俄罗斯的双胞胎兄弟基里尔、迪马格外吸睛。两人身着红色的传统相声服饰,一人抖包袱、一人捧哏,配合默契,一段地道的相声表演《兄弟情谊》赢得满堂喝彩。

苏丹选手沐之阳与马丽紫分饰小偷和盲人,携手演绎一段悬疑感十足的小品,情节跌宕起伏、反转不断,真挚动情的表演深深打动观众。
为挑战更高难度,有选手用方言展现中文的别样魅力。
“我们武汉话有蛮多子,莫说胯子、条子、岔把子,还有拐子、游子、云杂子……”来自摩洛哥的白树通过一段武汉方言说唱,展现了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热爱。俄罗斯选手丹尼尔现场切换东北话、上海话与粤语,分享自己的中国方言初体验。他表示:“学方言让我感觉更贴近中国本土文化,也更能理解中文的多样魅力。”
快板作为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之一,也成为不少选手的“绝活”。“热干面,香又滑,芝麻酱拌面顶呱呱……”来自尼日利亚的齐云嵩在舞台上熟练地打起快板,表达自己对中国美食的热爱。提到武汉的“过早”文化时,他幽默地表示:“‘过早’就是我的闹钟,只要有美食,我永远都是‘早八人’!”
除了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选手们的故事也饱含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来自爱尔兰的肖恩自学中文,只为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精髓;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张玉凯因痴迷中医而远渡重洋,立志将中医文化带回家乡;来自新西兰的孔奥风希望自己成为“文化纽带”,带领家人共同体验中国的魅力。这些选手走过桥,也成为了桥。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津巴布韦选手齐雨欣、俄罗斯选手丹尼尔、尼日利亚选手齐云嵩、加纳选手娜娜、马来西亚选手陈政熙获得直通卡,将前往杭州参加2025“汉语桥”故事会复赛。
据了解,2025“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故事会华中预赛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湖北经济学院、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新华网会展频道支持。比赛之余,选手们还赴黄鹤楼、楚菜研究院、民俗非遗集市深入体验中国文化。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 探索千年蜀道 领略非遗魅力——贾和普眼中的广元非遗 04-03
- 这个美国小伙儿拿到了“中国绿卡”,自豪称这儿是第二故乡! 04-03
- 美国打响全球贸易战,欧盟百亿欧元押注“中间走廊” 04-03
- 美的集团取得换热组件及风管机专利,提升换热效率 04-03
-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生长密码 04-02
- 相声、小品、武汉话……“汉语桥”故事会,老外都在说中国话 04-02
- 好评中国丨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04-02
- 4月25日,《天赐的声音》巅峰演唱会声动江城,震撼开唱! 04-02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