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重塑生态“好颜值”,去年河北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96平方公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6:51:00治山保水重塑生态“好颜值”
去年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96平方公里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苑立立)从省水利厅获悉,去年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9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9.77%,水土流失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监管能力全面提升。
水土保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各地持续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不断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去年,我省以太行山、燕山、坝上等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重点,有序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共建设小流域65条,其中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31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1平方公里,有效助力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流失治理,投入大,资金从哪里来?我省探索水土保持投入路径,拓宽投资渠道,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截至去年底,全省以奖代补政策范围扩大到17个县(市、区),石家庄市行唐县、秦皇岛市卢龙县等地的14个项目通过奖补政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560万元。特别是行唐县首次将年度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部按照以奖代补模式建设,有效撬动社会资本。
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积极推进海河流域水土保持联防联控联治体制机制落地实施,与京津携手做好海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下好“生态一盘棋”。
我省推动建立京津冀水土保持协调机制,促进京津冀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专家库共享共用。会同北京市水务局开展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土保持协同监管,联合上下游省市开展永定河流域水土保持协同监管,累计组织527人次,检查项目251个。
与此同时,我省有序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价值转化,有效提升治理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一系列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让各地生态“好颜值”换来经济“好价值”。井陉县梨岩小流域带动乡村旅游,好风景变成“好钱景”;交易额达100万元的易县台底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完成,实现“绿水青山好颜值”到“金山银山好价值”的转化……
水土保持,仍需久久为功,协同发力。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持续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治山保水、治沟疏水等工程,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科学治理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相关文章:
- 潍坊市加强资源环境财政资金管理成效显著 04-24
- 重塑生态“好颜值”,去年河北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96平方公里 04-23
- 孩子们沉浸式体验自然之美 汉阳陵博物院开展“生态阳陵”主题课 04-23
- 冀时评 | 用好“加减乘除”,为守护地球家园作出更多河北贡献 04-22
- 雄安新区启用全国首个近零能耗智能场馆 04-21
- 【地方食闻】抚松雪蛤生态价值转为产业溢价 04-18
- 全国累计春灌面积超2亿亩 04-17
- 昨晚又来了个714.9万,6期中了7个大奖!4月浙江人太幸运了 04-16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