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13岁“学霸”确诊癌症!这些东西她从小吃到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2:37:00【来源:佛山日报】
反复腹痛、间歇性腹泻
吃胃肠药可以缓解......
一般人都以为这是普通胃肠炎
最初,13岁的小玲(化名)
也以为是这样
随着病情发展
近日,小玲被确诊为胃癌
通过手术治疗切掉了半边胃
医生仔细了解小玲的饮食习惯,发现其长期食用腌制菜、盐焗菜,有时用泡面、烧烤取代正餐,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八区主任刁德昌医生提醒,警惕胃癌,需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习惯。
13岁女生查出胃癌这些菜从小吃到大
1米4的个子,体重才35公斤,站在医护人员旁边的小玲两颊深陷,四肢细长,单薄得像一片叶。年纪轻轻的她,已经是一位胃癌患者,需要切掉半边胃。
年纪轻轻怎么会得胃癌?医生在排除胃肠肿瘤家族史后,把目光转向生活习惯。
据小玲介绍,自己在出生满月后一直跟随奶奶在农村生活,老人家节俭,平时喜欢做一些腌制的梅菜、盐焗类的食物,长期食用。奶奶没空煮饭的时候,小玲就只能用泡面、烧烤凑合一下。这些情况导致小玲营养不良。
早在半年前,癌症的警钟就已敲响。那时,小玲的上腹部总是隐隐作痛,时不时还有腹泻症状,到镇卫生院检查后,吃点胃肠药能缓解半个月或一个月,情况反复,但她仍以为是普通胃肠炎,没有过多留意。
直到最近,小玲肚子痛得更严重了,吃胃肠药也没有明显好转,才到医院做胃肠镜,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报告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胃印戒细胞癌是高度恶性肿瘤之一,约占胃癌的9.9%,具有侵袭力强、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的特点。)
被切除60%胃组织
经过全面评估,医生决定采用腹腔镜下近端胃癌根治术,需要切掉部分胃。
考虑到小玲长期营养不良,医生在术前、术后均制定了周密的营养支持方案,确保她能够耐受手术并顺利康复。
手术中,医生在小玲腹部开5个小孔,通过腔镜技术清晰定位病变部位。经过2小时的精细操作,医生成功切除所有病变胃组织,占全胃的60%,仅留下4厘米的腹部切口。
据了解,小玲不仅成绩优异,还是学校的书法能手,常在比赛中获奖。术后仅一周,这位“小学霸”便顺利出院,重新回归学习和生活。

年轻人胃癌发病率30年翻一番
“以往在公众认知里,胃癌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病。但近年来胃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19-35岁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中山六院胃外科学科带头人彭俊生教授提醒,爱吃辣条、泡面、烧烤等高盐、腌制、熏烤食物的人要格外当心。
据介绍,近五年我国19岁-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明显上升,35岁以下年轻患者占病患总数6%~11%,发病率较30年前翻了一番。
彭俊生说,儿童胃癌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个风险因素。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胃癌患者,患病风险更高。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得胃癌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三倍。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国13~18岁青少年感染率高达41.6%,是胃癌的重要诱因。
-
不良饮食习惯:高盐、腌制、烧烤食品含亚硝酸盐等致癌物,长期食用增加风险。且儿童三餐不规律,不吃早餐、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等情况常见,加重了胃黏膜的损伤。
-
情绪压力:长期焦虑、抑郁可能影响胃肠功能,降低免疫力。
如何预防胃癌?
医生提醒
胃癌发展通常需要5-10年
早期干预是关键
▼▼▼
☑ 健康饮食:少吃腌制、烧烤食品,多吃新鲜蔬果,规律进餐。
☑ 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使用公筷、定期消毒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 定期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应定期做胃镜筛查。
转发提醒亲友注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单人套餐仅18元,杭州一社区食堂推出“深夜烧烤”,年轻人直呼“太香了” 04-14
- 13岁“学霸”确诊癌症!这些东西她从小吃到大 04-14
- 内镜精灵亮相!医生“第三只眼”是啥? 04-09
- 闪电新闻独家对话"怒吼式"劝人医生① “来看病的很多其实都没有病”很多人叫不醒 久病得用重拳 本人其实不是怼天怼地的性格 04-07
- 现实版《仁心俱乐部》:医师跑者的“双线救援” 04-01
- 22岁小伙重获新“声”,妈妈泪洒病房:等了十几年,终于等到了! 03-22
- 春风吹热“露营+” 03-20
- 最近晒被子当心!杭州已有人中招,紧急就医 03-18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