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支持起诉,为70名农民工讨薪110余万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3:19:00
“多亏了检察机关,我们才能顺利拿到拖欠的工资!”农民工曹平(化名)向记者介绍,2024年2月,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人民检察院的履职推动下,他和70名工友终于讨回了110余万元劳动报酬。
4月23日,记者跟随最高检“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采访团来到蚌埠市五河县,了解当地检察机关在“守护民生福祉”方面的履职情况。

五河县检察院检察官与当地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共同商讨办理农民工欠薪案件
据介绍,2023年年初,五河县某镇推进了“十村厂房联建项目”工程,该工程先由刘某某施工,后刘某某又将该工程委托给郭某某,两人存在账目不清等问题。当年12月,该工程完工后,工人们讨要薪资,刘郭两人却互相推诿“踢皮球”,工资迟迟未发放到位。
曹平在工地上负责安装门窗,他所在的班组共9人,每人日工资从10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一共是63400元,一分钱没给。”曹平说,他和工地老板是熟人,两人之间也只有口头协议,未签订正式合同。眼看着快要过年了,无奈之下,他们向五河县人社局反映了情况。
当年12月18日,人社局向五河县人民检察院移交了线索。经过询问、调查以及公开听证等方式,五河县人民检察院查明了事实:该项目共有70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总计高达110万余元。检察院随即通过欠薪案件绿色通道,快速办理此案。
2024年1月,经过审查,检察院对符合支持起诉条件的70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向五河县人民法院提出了支持起诉意见。在支持起诉后,五河县人民检察院与审判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合作,联合开展调解工作。2024年2月,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同意分两次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同时,法院也作出了民事裁定书,确定调解协议有效,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
曹平告诉记者,从检察机关介入到拿到工资,仅过去了2个多月,他和工友们非常感谢人社局和检察院的帮助,“真正为农民工办了实事,也为广大农民工树立了信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
类似的案件,在五河县人民检察院并非孤例。据介绍,2024年以来,该院共计办理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7件9人,涉及被欠薪农民工259人,涉案资金490余万元,民事支持起诉127人,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合计180余万元。
在农民工权益保护方面,检察机关的工作远不止于此。五河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王博告诉记者,农民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往往家庭经济困难,急需资金解决生活问题,同时法律意识和诉讼能力也比较弱。对此,检察机关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她介绍,对于可能存在的“起诉后仍拿不到工资”的情况,检察机关会对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缓解其生活压力。同时,检察机关通过与乡镇司法所合作,并深入企业和建设工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普法讲座。在宣传过程中,不仅强调企业应承担的责任,还重点向农民工普及正确的维权方式。
“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支持起诉的原则,虽然不能保证当事人一定胜诉,但会尽力为他们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缓解生活困难,打通诉讼渠道。”王博说。
(极目新闻客户端 姚赟)
相关文章:
- 【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支持起诉,为70名农民工讨薪110余万元 04-24
- 100年前,朱自清在宁波的日子 04-24
- 婚礼前夕,“95后”小夫妻决定:不要“三金”和钻石,要石头 04-24
- 焦恩俊谈与第二任妻子林千钰离婚原因,“自然就发生了” 04-20
- 焦恩俊谈与第二任妻子林千钰离婚原因,“自然就发生了”,直言不想影响对方生活 04-20
- 澳门乒乓球世界杯:国乒6人晋级四强 04-18
- 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张建春被提起公诉 04-18
- 甘肃省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欠薪源头治理,推动从“清欠”向“防欠”转型升级 04-13
-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