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百科

首页 常识

什么情况下停发工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22:47:59    

停发工资的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因劳动者原因

主动不提供劳动:如旷工、失联等,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通常无法获得工资。

被动不提供劳动:如因单位改变劳动条件、不服单位安排等被迫不提供劳动,劳动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维权。

非因劳动者原因

企业停工停产

停工停产周期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停工停产周期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双方可协商新的工资支付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停工停产周期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没有提供劳动的,按当地工资支付办法规定支付基本生活费。

劳动者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用人单位可暂停劳动合同的履行,并停发工资。

劳动者应征入伍或履行国家规定的其他法定义务:用人单位可停发工资。

劳动者失踪、下落不明:用人单位可停发工资。

双方长期不联系:用人单位可停发工资。

双方协商一致中止劳动合同履行:如停薪留职等情形,双方需达成协议并暂停工资发放。

劳动者因客观情况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如长期停工停产,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并停发工资。

公务员因犯罪被判刑收监:其养老金在服刑期间被停发。

其他特殊情况

未按时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退休人员未按时认证将暂停养老金发放。

重复领取养老金:退休人员重复领取养老金将停发,并可能追回已领取金额。

隐瞒去世信息:退休人员去世后,其养老金将停发,直至家属上报死亡信息。

未按时做出境居住信息登记备案:退休人员未按时备案将停发养老金。

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或战争等原因:可暂时延期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停发工资并不等同于劳动合同的终止或解除,双方应在法律框架内协商解决后续事宜。此外,用人单位在停发工资期间仍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费用,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