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百科

首页 实时讯息

“板凳”援法暖民心 张家港法院“法治茶话会”开进幸福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8:42:00    

一张板凳、一杯热茶、一场“面对面”的交流……4月9日,张家港市常北社区幸福里小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茶话会”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张家港法院乐余法庭干警走进常北社区,与社区居民围坐一堂,以“拉家常”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让法治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

“以前开会总在社区会议室,捧着文件念,大家听得打瞌睡。现在法官和我们坐板凳聊天,讲的法律都是身边事,一听就懂。”谈起“板凳援法驿站”带来的变化,常北社区的张爷爷连连称赞。这场“板凳上的普法”,让法治的阳光真正照进了百姓心田。

据介绍,这一创新模式由张家港法院乐余法庭于2023年联合南丰镇和平村首创,旨在通过“零距离”普法打破传统宣教形式的局限。法官与群众围坐在一起,结合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邻里纠纷等高频问题,用方言讲述真实案例,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家常话”。活动现场还发放有关反诈、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手册等资料,并设置法律咨询环节,干警们耐心解答群众疑惑,现场气氛热烈。

“楼上漏水把我家墙泡坏了,该咋办”“子女不赡养老人,能告吗”,面对群众提问,乐余法庭法官詹慧以近期调解的典型案例为引,深入浅出地释法说理。例如,针对一起因赡养费引发的家庭纠纷,詹慧结合民法典相关条例,阐明子女的法定赡养义务,并引导群众通过调解而非诉讼化解矛盾,既省时又护亲情。

乐余法庭庭长黄薇介绍,活动注重“情理法融合”,通过“法官带案进驿站”模式,将具有调解基础的案件引入社区现场调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自2023年建立以来,驿站已化解纠纷140余起,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

“板凳援法驿站”不仅是普法阵地,更是基层治理的“前哨站”。张家港法院以驿站为平台,整合“村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形成“援法议事”合力。例如,南丰镇和平村通过驿站收集村民诉求,推动村道路灯亮化、河道卫生整治等民生问题解决,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

法治的温度,在于贴近生活的点滴。从“端着文件念”到“围着板凳聊”,张家港法院以“板凳援法驿站”为载体,让司法服务走出法庭、融入烟火,在家长里短中播撒法治种子。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实践,不仅是普法形式的创新,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次生动诠释。下一步,张家港法院将持续深化“板凳援法驿站”品牌建设,推动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模式,让驿站覆盖更多社区,并探索“线上+线下”联动机制,通过“苏解纷”平台延伸服务触角,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一站式服务,真正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通讯员 潘珂莹 管云荷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 彩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